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关于上报毛井镇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06-12 00:00:00 【字体:

关于上报毛井镇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情况的报

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绣花”式攻坚,确保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农村贫困人口如期稳定脱贫。根据《环县2017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环脱贫领发〔201821)文件精神和全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针对当前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格按照整改要求整改时限认真整改落实,现将近期整改内容梳理如下:

毛井镇位于环县西北部,西北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和吴忠市同心县张家塬乡接壤,南临车道乡、芦家湾乡,东靠小南沟乡,环固公路穿境而过,距县城76公里,辖13个村、75个村民小组、436416541人,总土地面积632平方公里,实有耕地28.1万亩,其中梯田8.7万亩,人均5.26亩。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135户8853人,贫困发生率为53.52%,2014-2017年,共脱贫861户3783人。目前全镇13个村全部为贫困村(其中12个村深度贫困村),下剩贫困户1274户5070人,贫困发生率为30.65%。2017年底,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35元,其中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3625元。

一、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7年我镇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凝聚共识,聚焦重点,强化担当,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年实现脱贫3871687人。

一是清理核查巩固基础。严格按照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的原则、方法、标准和程序,新识别纳入2174人,返贫2户8人,一二类低保户回退93428人,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增加134人、减少90人。有效解决了对象识别不准、脱贫认定不准、漏报错报等问题,真正做到了“真脱贫、脱真贫”。

二是强化基础夯实根基。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短板,破解瓶颈制约,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支撑能力。新修通村油路3公里,村组砂砾路50公里,新建集流场窖65处,新修梯田5000亩,改造农电线路4.8公里,完成13个村宽带进村工程,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点2处,搬迁安置26122人,实施D级危窑危房改造205处。全面完成鸿达路、惠泽路罩面铺设,文化广场绿化亮化美化,人行道彩砖硬化,街道路灯安装,街道东入口道路拓宽,排污排水管道及化粪池修建等项目建设,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是产业培育提质增效。坚持把发展种草养羊作为首位产业,认真学习借鉴331+”肉羊产业扶贫模式,加快推进肉羊产业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新建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调引湖羊450只,种植紫花苜蓿2.5万亩,大燕麦5000亩,甜高粱1000亩,青贮饲草3.1万吨,全镇羊存栏达5.68万只。大力实施科技增粮工程,不断扩大地膜玉米、小杂粮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种植地膜玉米2.1万亩、小杂粮和经济作物10.4万亩。通过示范带动引领、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等方式,种植枸杞2500亩、黄花菜1000亩、藜麦1000亩。坚持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村贫困群众实用技能培训,先后开展培训9626人(次),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四是强化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最大目标,完成村小学及幼儿园改扩建,配齐了村小学及幼儿班教师,教育条件基本上达到了脱贫验收标准。新建村卫生室4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积极邀请省内专家开展“医疗卫生下乡”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治疗疑难杂症,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2017年新农合、新农保收缴率分别达到99.7%95.4%2018年新农合收缴率为98.4%,地方病、慢性病、重特大疾病及门诊合作医疗报销5855人次,报销金额达457万元。全面落实低保、临时救助及兜底保障等各项惠农政策,切实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落实退耕还林6857亩,培育苗林产业1000亩,人居环境不断向好。集中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白色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先后购置小型装载机1辆、中型垃圾车1辆、小型保洁车14辆,投放垃圾桶50个,新建垃圾仓20处,组织环卫工人每天早晚打扫街道、村部周围及公路沿线环境卫生,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不断加强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校园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是真帮实扶汇聚合力。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紧扣贫困群众增收主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突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扎实开展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工作,研究编制了2018-2020年镇村户脱贫攻坚规划方案,深入开展了“六查三问一细化”活动。全面深化驻村帮扶工作,省委组织部、省兽医局、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陇东学院等4个省直帮扶单位下派13名干部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625名省直帮扶单位干部和88名机关干部共帮扶贫困户2135户,实现贫困户帮扶工作全覆盖。

狠抓党建助推扶贫。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机关“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党内生活制度,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组织党员干部赴南梁接受教育洗礼、召开肃清王三运流毒专题会议和民主生活会、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开展“喜迎十九大、永远跟党走”等系列活动,使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坚持推行支部推动型、能人引领型、党员带动型、结对帮扶型“四型”党建扶贫模式,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和助推脱贫攻坚的能力。全方位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新建村部2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处,整顿提高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个。注重从年轻干部、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及回乡创业青年中发展党员,年内转正党员9名,发展党员9名。

二、整改工作安排部署

全县2017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我镇高度重视,坚持把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落实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夯实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按照《环县2017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环脱贫领发〔201821要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相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扶贫工作站站长任副组长,全体科级干部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结合存在问题,梳理存在问题19类26个,靠实整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项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部门、整改时限及整改要求。要求全镇要集中利用2个月时间开展整改,确保6月底各类问题整改到位。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进度安排和督查落实,各村相关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以上率下,严格按照问题清单台账,对号入座,扎实推进问题整改,确保了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三、整改情况及初步成效

(一)针对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及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方面问题。由扶贫工作站牵头,各行政村负责,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仍然存在的错误信息全面核查纠改,对省大数据平台对象监管脱贫人口中有收入和“三保障”不达标及2018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2014-2017年已脱贫人口行业数据比对发现已脱贫户疑似问题数据,全部进行数据核对校正。

(二)针对产业扶贫方面问题。“一户一策”为抓手,持续推进产业扶贫,计划建成2331+”肉羊产业扶贫模式合作社,采取“户托社养”模式带动贫困户28户,调引湖羊588,目前调引湖羊336只,与16户贫困户签订养殖协议,实现2个合作社圈舍新建和改扩建,计划52户贫困户与技术服务公司签订服务合同,采取自养模式养羊572,已完成培训30户,贷款手续完成7户;争取庆阳市伟赫乳业公司在高家洼村建奶山羊养殖场一处,已完成土地流转及养殖场选址工作,正在衔接开工建设厂房;计划种植大燕麦草3.3万亩,地膜苜蓿3551亩,大燕麦草种植已深松土地、联系好种草机械等待种植,地膜苜蓿3551亩全部完成;计划种植地膜玉米2.1万亩,已完成种植任务;计划种植特色小杂粮3.73万亩,其中订单种植2.19万亩,已完成3.13万亩,0.6万亩荞麦未种植;计划栽植黄花菜970亩,已完成307亩;计划种植中药材1242亩,已栽植625;计划种植藜麦2000亩,已种植1660亩;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壮大优势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针对就业扶贫方面问题。是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大力实施智力扶贫工程,不断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累计培训技能人员1636(次),年均劳务输4100(次),带动实现创收2870万元。二是争取劳务输转岗位。  积极联系省市县劳务部门,利用好省级帮扶单位资源,多渠道争取就业岗位,及时提供劳务输转信息,引导贫困户外出务工,争取外出务工贫困户稳定就业。是落实社会保障服务。督促贫困户及时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完善保险服务制度,落实贫困户社会保障救济制度,保证贫困户外出务工无后顾之忧。

(四)针对健康扶贫方面问题。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全面开展因病致贫返贫调查摸底,积极落实“一人一策”因人施策的健康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对51种重大疾病患者建立救治台账,确定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集中救治。对建档立卡慢病患者实行签约服务管理,进行跟踪干预和诊疗服务,对因病致残、失能患者及时进行救助和兜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10%,实施大病保险再报销政策,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门诊慢特病费用纳入大病保险报销范围。4月19日起,镇卫生院执行了“先看病、后付费”制度。

)针对安全住房方面问题。加快安全住房建设,配合县住建局及省专业机构逐村逐户对全下剩的危房存量进行鉴定,全镇现有C级危房218户,目前已完成10处,开工建设10处。

)针对安全饮水方面问题。配合县水务局完成了全镇饮水安全现状排查及规划工作,2018年计划新建集流场窖57处,已完成11处,开工建设4处,基本保证正常年景下人畜饮水安全

)针对村组道路建设方面问题。加强镇公路管理所队伍建设,安排3名工作人员,完善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措施,与各村签订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及《农村公路养管责任书》,对农村道路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启动“畅返不畅”道路维修工程道路病害维修养护作业,确保了村组道路畅通。

)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方面问题。对搬迁群众细化“一户一策”,落实产业到户扶持政策,按照“脱贫有计划、产业有支撑、致富有技能、基础有保障和环境有变化”的工作思路,紧盯搬迁对象,培育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帮助搬迁户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增收产业,或通过就近、外出就业和创业经营实现稳步增收,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处(二条俭村、高家洼村、杨东掌村各一处),搬迁安置贫困户35169已全部完成场地平整,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

(九)针对社会兜底方面问题。由民政办牵头,组织举办了兜底保障政策宣讲培训会,进一步规范了低保申请审批程序,严格落实低保评定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组织开展了全镇农村低保问题集中整改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了有效期管理、定期核查、定期报告等制度,确保低保对象精准。

(十)针对生态补偿脱贫方面问题。建立了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台账,不断加强已选聘生态护林员常态化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月督查、季评比、半年考核兑付奖惩工作机制。

(十一)针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面问题。村成立扶贫项目监督小组,配合县扶贫办等项目单位,严格落实了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扶贫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加快结转结余项目实施和资金报账力度

(十二)针对帮扶力量方面问题。一是对全13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进行评估,全部由第一书记担任驻村队长。全体帮扶干部督促“一户一策”及产业到户政策落实,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动力,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扎实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整合帮扶资源,将最好的优惠政策、最大的建设项目、最强的帮扶力量、最多的发展资金、最实的科技服务等资源向最贫困、最需要的村倾斜,实行帮扶对象与帮扶力量的互补式推进,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三是充分整合宣讲小分队、帮扶干部、村党员干部及致富能人力量,积极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切实提高了贫困群众政策知晓率;四是严格落实“连心卡”制度,帮扶责任人与帮扶户建立经常性联系,增加与贫困群众感情,做好政策宣传和解疑释惑工作,帮扶干部每年至少为贫困群众帮办1件以上实事好事。 

(十三)针对“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方面问题。全面整合驻村工作队、帮单位、帮干部、村组干部四支力量,其中13个省级驻村队长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共13个帮扶单位792名帮扶干部帮扶21354个省直帮扶单位625名干部帮扶1243户,4个县直帮扶单位61名干部帮扶305户,4个镇直帮扶单位12名干部帮扶60户,94名乡镇干部帮扶527户)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严格按照帮扶工作管理办法,管严管实帮扶干部队伍,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驻村帮扶工作,督促帮扶干部制定落实“一户一策”方案,定期核查驻村工作队队员驻村日志、帮扶干部“一户一策”方案落实进展,确保帮扶责任落实到人,保证脱贫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十四)针对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问题。一是建立了班子成员全员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机制,全面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和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制度。把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历次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讲话,作为全镇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干部集体学习的必学内容,系统化常态化开展了学习宣传,在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主题专题研讨;二是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着力强化农村党组织特别是贫困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强化党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全镇村级党组织中深入推进“双培双优”行动和 “三带三增”活动,增强党建工作实效,带动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靠实党委对村级班子监管的主体责任,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对全镇13“两委”班子进行了全面分析研判、交叉靠实,调整不能胜任的村干部。

(十五)针对精神扶贫方面问题。一是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农民教育培训50余场次各村开展消除“等靠要”思想大宣讲,宣传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市县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二是充分整合宣讲小分队、帮扶干部、村党员干部及致富能人力量积极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宣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贫困户“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把志气立起来、干劲鼓起来、新风树起来,逐步解决儿女不赡养老人、等靠要、赖着不脱贫等突出问题;三是集中开展农村赌博、封建迷信、高价彩礼等突出问题专项集中整治和督导检查,“有黑打黑、无黑除恶、无恶铲霸、无霸治乱”,引导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

(十六)针对作风建设方面问题。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镇纪委跟踪督查问效,推动作风转变,督促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见效。持续深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从严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对2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

(十七)针对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一是规范低保发放。进一步规范了低保申请审批程序,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兜底保障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严格落实低保评定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确保低保评定程序规范、对象精准。结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广大干部进村入户宣讲低保政策,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组织开展了全镇农村低保问题集中整改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了有效期管理、定期核查、定期报告等制度,确保低保对象精准;二是规范村务公开。对各村村务公开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指导,督促各行政村对村务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问题进行全面彻底整改。组织举办了镇村组全体干部党务村务公开专题培训班和兜底保障政策宣讲培训会,各村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三是规范项目管理。配合县扶贫办等项目单位,严格落实了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扶贫项目公开公示制度,细化完善了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安排专人跟踪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狠抓进度和质量,及时组织验收和报账,确保了滞留资金及时、全额拨付到位;四是强化使命担当。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以“走千村进万户抓落实”行动,全镇动员,全民参与,各帮扶单位、各帮扶干部对照时间节点和任务清单,深入村户,宣传政策,全面落实了精准脱贫“一户一策”方案。扎实开展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了“三纠三促”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和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和不担当、不作为等典型问题,为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十八)针对省审计厅专项审计反馈问题。由扶贫工作站牵头,各行政村负责,对省审计厅专项审计反馈扶贫对象认定不准疑似问题信息,全部进行了核实校正同时,根据《关于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问题核查整改工作的通知》(环脱贫领办发〔2018〕28号)文件精神,5月份对全贫困人口再次进行全面核查,新识别211人,人口自然增加251人,自然减少143人,排摸未贷款贫困户有精准扶贫贷款需求509户2303万元。

(十九)针对需要提醒关注的问题。一是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主要渠道围绕“331+”模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增强发展潜能。引进推广新优品种,应用先进适用新技术,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科技含量。依托全县与天津市静海区开展人才结对帮扶工作,争取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实施扶贫干部能力素质锻造、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加强项目整合,拓展支农渠道。结合全省建档立卡问题整改及动态调整工作,全镇共排摸未贷款贫困户有精准扶贫贷款需求509户2303万元,通过精准扶贫贷款、配套设施建设、农业保险等政策倾斜,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成功人士参与特色产业开发,增加资金投入规模,全面提升产业开发水平,增加产业发展效益。

四、突出亮点和典型经验

一是夯实责任抓整改。问题整改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分级负责,协同推进。整改办牵头抓总,做好组织协调、任务分解、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各牵头领导、责任站所负责本行业整改工作,共同指导各村做好整改。各党(总)支部书记对本村整改工作负总责,以上率下,严格按照问题清单台账,对号入座,推动存在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确保整改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细化措施抓整改。全面对标自查,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制订整改工作方案,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逐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工作要求。一条一条抓整改,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督查,做到平茬齐过,不留空当,扎实持续彻底做好整改工作。

三是强化督导抓整改。建立整改问题清单,实行挂牌销号制,对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专案盯办、跟踪问效,特别对于问题集中、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纠而复发的,镇纪委、扶贫工作站组成督查组进行重点督查。加强政策指导,及时解决整改工作中的难题,强化整改舆论引导,突出正面宣传,营造整改工作良好舆论氛围。

四是严肃追责抓整改。坚持用过硬的作风抓整改,对整改工作不扎实、走过场、推诿扯皮延误整改进度以及整改不严不实、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约谈和问责。情节严重的实行责任倒查,由镇纪委启动问责程序,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信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省委林书记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和集中约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引导各级帮扶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上,紧盯产业培育、基础改善、素质提升等关键环节,以超常规的举措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二是聚集问题清单扎实整改脱贫攻坚突出问题。进一步实整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对账销号制度,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确保6月底各类问题整改到位,不留死角和盲点。

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进“一户一策”措施落实紧盯贫困户脱贫十一项指标要求,用好扶持政策,全力帮助贫困户补齐弱项短板,培育增收产业,全力推动精准脱贫“一户一策”方案落实,确保如期实现稳定脱贫。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及时对接调整,全面落实“一户一策”后续措施。

四是切实转变作风,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从严从实,强力抓促,着力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强驻村干部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各级干部脱贫攻坚主力军作用。持续深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对失职失责、乱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干部,从严处理,严肃问责,以干部作风大转变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