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mbz-2022-00010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2-03-18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木钵镇“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2-03-18 【字体:

各村委会:

《木钵镇“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已经镇政府会议研究审定,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落实。

 

                          环县木钵镇人民政府

                          2022年3月18日

 

 

木钵镇“厕所革命”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批示,落实《甘肃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甘办字〔2018〕55号),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专项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我镇农村改厕工作,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重大意义

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村容村貌提升,是一项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各村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强化措施,持续推进,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思路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批示,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基本思路,推动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市场化、监督社会化。

2022年全镇计划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 482座,其中关营村5户,曹旗村7户,刘家塬村10户,殷家桥村5户共27户在4月底完成,其他卫生厕所9月底完成。到2023年,我镇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显著提升,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文明如厕新风尚逐步形成。

三、重点工作

(一)摸清底数,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全面摸清农村户用厕所、公共厕所、旅游厕所的数量、布点、模式等,调查了解管理维护、使用满意度等情况,深入排查改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群众新需求。综合考虑基础条件、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规划,按照村庄类型,突出乡村优势特色,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衔接,因地制宜逐村论证编制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紧扣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明确年度户厕、公厕建设任务、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

(二)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根据《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全国爱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户厕建设的通知》(全爱卫办发〔2018〕4号),参照《甘肃省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立足实际,科学合理选型,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川道地区、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干旱山区、高寒地区及偏远、分散农户以卫生旱厕为主,结合实施“一池三改”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使用双瓮漏斗改良模式、双坑交替式等不同水平的无害化卫生旱厕。鼓励厕所入户进院,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厕所入室。农村公厕要与各类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相配套,便于管理和维护。

(三)强化监督,严把农村改厕质量关。镇村两级要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划片包干,现场指导监督改厕标准和流程,把好施工关、质量关。卫生厕所特别是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必须达到无害化要求,一体化厕具产品要注重材料强度和密闭性,做到不渗不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对农户改厕建档造册,标明户主信息、厕具产品、技术负责人、验收负责人、管护员和包户干部等内容。农村公厕要严格按照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建设,抓好竣工验收。

(四)建管并重,探索完善管护运行机制。明确各类厕所管护标准和责任,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引导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户厕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降低清运成本,减轻农户负担。每村至少确定1名公益性岗位,负责厕所维护、粪污清运,以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岗位人员报酬为保底工资,以农户付费为劳动报酬。将农村公厕纳入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确保“专人管理、卫生干净”。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推广“以商建厕、以商养厕”等模式,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

(五)多措并举,同步推进厕所粪污治理。采取“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等方式,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治理,建立粪污收集运输体系,根据实际需要配套建设粪污集中处理设施,购置粪污收集运输车,确定人员统一开展收集和清运。积极推动厕所粪污与畜禽养殖粪污一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探索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处理方式。解决好粪污排放与利用问题,防止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责任,镇上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镇村具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运行管护等工作。

(二)加大资金支持。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采取省市县三级奖补、农户自筹的投入保障体系。确定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民自愿改厕,支持整村推进农村改厕。加强资金审计监督,规范使用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农村改厕。

(三)加强培训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改厕模式。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清洁村庄创建、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等活动,加强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健康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逐步养成文明如厕习惯。鼓励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发挥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广泛发动群众,调动改厕积极性。加强“厕所革命”跟踪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