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应急管理>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lscx-2025-00032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03-17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应急管理

7个方面重点!《庆阳市2025年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要点》来了

时间:2025-03-17 【字体:

近日,庆阳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庆阳市2025年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要点》,部署7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体制机制、持续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管控、联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全面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准备、推动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科学高效处置地质险情灾情、全面强化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机制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预防和救援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自然资源部门牵头“防”、应急部门牵头“救”、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技术力量支撑、社会各方参与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组织体系,健全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机制,做好日常工作管理和灾时应急调度。紧紧围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会商研判、隐患排查、避险转移、应急救援等关键环节,落实相关制度措施,健全完善专群结合监测体系和分级预警体系。各县(区)要不断修订完善县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重大地质隐患点应急处置方案,确保险情灾情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处置程序措施,更结合实际情况,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综合管理和部门专业优势,合力推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和应急救援工作落实。

二、持续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管控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筠连“2.8”山体滑坡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安委会和市减灾委印发的《庆阳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庆市安委发〔2024〕16号)安排,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持续开展地质风险隐患排查,全面完成灾害整治任务。自然资源部门要指导基层乡镇和住建、交通、水务(水保)、文旅、教育等部门(单位)重点做好冻融期(3-4月)和汛期(6-9月)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落实“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排查措施,发挥基层群测群防力量,确保地质突发隐患能够“早发现、早处置”。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公路沿线、厂矿企业、在建工程和旅游景区、学校、医院、聚居点等人员密集区的危险山体、高陡边坡、洪涝水毁、建筑基坑以及农村削坡建房等高风险区域的地质隐患排查,建立县乡辖域、部门(单位)隐患动态管理台账,落实巡查监测、预警告知和应急避险等应对措施。对可能危及人员财产安全的隐患点,当地乡镇(街道)、管理单位要划定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和避险告知牌,落实“最后一公里”防范应对措施。

三、联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以气象预报为先导,借助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发挥群测群防力量优势,不断增强灾害风险识别能力,强化灾害预警信息共享。加强基层群测群防网格建设,合理配备巡查管理人员,及时更新通讯联络方式,加强识灾辩灾报灾能力培训,不断夯实基层巡查监测基础。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要通过微信、短信、短视频、电视、“党建+应急”、乡村“大喇叭”等平台,多渠道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增强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切实提升地质灾害预警水平。根据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的响应标准、响应流程,遇到蓝色以上预警要加强安全巡查,社区网格员入户提醒,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准备;遇到橙色以上预警要视情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落实封锁危险区域、停运受影响交通线路等措施。

四、全面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准备

做好冻融期和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准备工作,尤其做好强降雨等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准备。一是做好应急调度联络准备,进一步畅通市、县政府以及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及其责任人的通讯联络方式,明确部门职责和应急任务,做到关键时刻调度有力、指挥有序。二是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准备,统筹推进市、县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相关矿山企业专业救援队伍、灾害发生地群测群防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替补的抢险救援力量建设,明确消防救援、企业专业队伍的分布布局和人员数量,针对不同级别灾害相机调动,科学安排现场应急救援队伍。三是做好抢险物资的准备,全面掌握抢险救援物资储备情况,加强重点物资定期维护和更新,加强地质灾害专业设备操作培训,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共享和快速调配支援机制,提升就近快速调派能力,高风险区域要适当前置一定数量救灾物资,重点保障应急通信、发电照明、生命探测和警示警戒设备设施,协议储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大型机械设备,满足地质灾害现场抢险需要。四是做好抢险技术支撑准备,自然资源部门要依托行业技术人才和市县应急专家库,筛选建立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保证抢险救援工作科学高效安全完成。

五、推动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按照省市县三级联合应急演练安排,配合做好市县演练筹备相关准备工作。各县区要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模拟“三断”情况下应急救援场景,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建设,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地质灾害应急专项演练或在综合应急演练中设置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科目,熟悉、检验预案响应流程和指挥调度环节,增强协调配合、队伍实战、救援保障等能力。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涉及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以及行业监管部门有关企事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两次突发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演练,确保群众知道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避险地点,做到先期自救互救“有力、有序、有效”。

六、科学高效处置地质险情灾情

灾害发生后快速启动应急指挥系统,联动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交通等部门,共享灾情险情数据。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要求,县乡村要协同组织受灾人员撤离疏散,做到 “应转必转、应转尽转”,基层乡镇要先期组织自救互救和险情灾情排查,依据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标准,市县要迅速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赶赴现场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尽最大努力抢救被困群众,及时开展灾情调查评估、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科学实施救援行动,坚决防止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切实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落实群众撤离安置措施,避免因管控不到位造成意外伤害。发生较大及以上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或有人员死亡、失踪地质灾害事件,事发地县(区)政府及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应在事发后20分钟内电话报告、45分钟内书面报告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为各级抢险决策和应急处置赢得时间。

七、全面强化地质灾害宣传培训

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要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宣传,切实提升群众识灾、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我市2013年“7·14”环县樊家川特大暴洪泥石流灾害、2021年“10·6”宁县湘乐暴雨泥石流灾害、2022年“7·15”全市特大暴洪灾害为典型,用案例现身说教,提高全民山洪地质灾害防范意识,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地质灾害应急责任人、业务工作人员和基层地质灾害群防群测人员的灾害防范知识培训,增强各级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处置能力。


方面 重点 庆阳市 地质 灾害应急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