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川乡概况
【地理位置】
罗山川乡位于环县西北部,距县城75公里,地处北纬36°4'—37°7',东经106°21'—107°44'之间,东邻洪德、西濒南湫、南依小南沟、北靠山城,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平均海拔1669米,属环县西北边远山区乡镇。
【政区沿革】
1936年以前,环县实行保甲制,罗山川属洪德乡。
1936年罗山川属环县辖区洪德区。
1953年1月,环县增设南湫区,罗山川属南湫区。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裁区乡,建人民公社,罗山川属南湫公社。
1961年4月,罗山川和南湫公社分设,命名为大树塬公社。
1965年1月,大树塬公社并入南湫公社。
1979年10月,和南湫公社分设,命名为罗山川人民公社革委会。
1982年1月,公社革委会改称管委会。
1983年12月,公社管委会改称乡政府。
【下辖村组】
现辖8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
【人口】
截止2019年底,农业人口2080户8120人。
【面积】
土地总面积419.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1.2万亩,其中梯田4.4万亩,人均5.4亩。
【自然环境】
全乡地形复杂,地貌参差嵯峨、支离破碎,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多风,干旱少雨,无霜期短,日照充足;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5.4℃;年均降雨量250毫米,全年无霜期123天,多灾害性天气;土壤瘠薄,以轻质黄绵土为主,自然植被稀疏。条件艰苦,信息闭塞,交通落后,洪罗、罗南公路贯穿全境。
【经济发展】
2019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2784.16万元,增长9%;粮食总产量706万公斤,人均产粮870公斤。草畜、劳务、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渠道逐步拓宽,人均纯收入7688元,增长10%。
【社会事业】
教育:支持、配合完成了九年制学校合并组建,建成了3层单面教学楼1幢,教职工周转楼1幢,小广场1处,购置量子能供热锅炉2个,基础建设有了较大改观;全乡有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共有教师67名(九年制学校45名,学区22名),在校学生769名(九年制学校559名,学区210名)。
卫生:现有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4名(具有助理职业医师证或执业医师证医务人员7名),标准化村卫生所8所,村医8名。
文化:成功举办第三届农民运动会暨物资文化交流大会,组织召开村级脱贫攻坚表彰群众大会8场(次),开展精神扶贫主题文艺演出10场(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1次;开展2019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陇塬“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4次;各村均建设了标准化乡村舞台。
民政:全年发放低保、五保、大病救助、临时性困难生活等各类救助金500余万元;收缴农村养老保险金38.6万元,参保率100%;收缴、财政代缴合作医疗金197.3万元,参合率98.03%。
【新农村建设】
2019年,配套大树塬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程(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已建成;幼儿园、中老年活动中心、服装加工厂已建成主体)。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