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jwx-2024-00007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5-2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乡村振兴 |
驻村住心 实干为民--记芦家湾乡小堡条村驻村第一书记路永祥
环县芦家湾乡小堡条村,一个距县城12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32公里的村。在这里,一个身影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他就是小堡条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路永祥,一名扎根乡镇28年,担任过不同职务,现已退出领导岗位老同志。在县上鼓励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同志发挥余热、驻村帮扶时,路永祥主动请缨,他说“要在他退休的前几年,再为芦家湾乡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出一点力、做一点事”。自驻村以来,他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村组农户,宣传惠农政策、调解矛盾纠纷、开展关心关爱,帮助群众夯基础、固成果、兴产业,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
入户走访,摸清村情
他说:“要做好村里的工作,首先要置身于群众中,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驻村以来,路永祥同志以村为家,以民为亲。他用双脚丈量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从村民的喜怒哀乐中发现他们的所需所求。自从来到这里,路永祥同志就将入户走访、了解民情作为日常生活习惯,并及时做好走访记录,为民排忧解难。在一次入户走访时,他接到来自妻子的电话“女儿玩耍受伤了,快回家带去卫生院看看”,“我还在入户了解民情,等我忙完工作再回家”,他挂掉电话,虽然满脸担忧,但是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你们家里有几口人,分别叫什么名字”“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什么,有没有外出务工的”、“家里人身体都健康吗”等等,这样的对话在小堡条村频频听到,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几乎每一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熟记于心。
因地制宜,科学谋划
他说:“根据小堡条村的资源禀赋、土壤性质、气候条件以及惠农政策,我们村发展传统种养殖业优势较大,一定能够通过产业提高收入。”路永祥同志多次走访,掌握了该村产业发展现状、群众发展意愿,规划了小堡条村种养殖长远发展目标,带动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在他和包村干部、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小堡条村成了一个种养殖大村,年均种植小麦2000亩、玉米4234.1亩、小杂粮1444亩,羊只存栏由原来的2636只增加到3384只,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9000多元提高到13000多元,群众收入一年更比一年好。现在,村民闲聊的话题也多了一句“真好,村里来了一位能帮我们致富的好书记”。
多措并举,爱心帮扶
他说:“开展针对性帮扶,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力量。”2023年小堡条村在遭受旱灾和冰雹灾害后,他第一时间与保险公司衔接,催促保险公司实地核查、及时赔付,不容群众利益受损。去年冬天,他坚持算长远账、过紧日子,用驻村工作经费为11户鳏寡孤独者购买煤炭5吨,并亲自送碳上门;又积极衔接帮扶单位为13户家庭送去了米面油。低保户王少雄激动地说:“天寒地冻,你们给我送煤,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在家里坐一会喝点热水吃个便饭”。“吃饭就不用了,送完你们这一家还有一家,我们要保证困难家庭都能温暖过冬”,他不畏严寒、不辞辛苦的把爱心物资都送到群众手中。
文明建设,深植根基
他说:“村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也需要丰富精神生活。”在路书记的带领下,小堡条村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通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领干群同心协力、创新实干。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表彰了“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举办了小堡条村第一届农民运动会、打造了义务植树造林点、创建了清洁村庄,这些举措不仅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也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路书记深得民心,甘做人民公仆,在工作中无私奉献、尽职尽责,他始终秉持着初心不改、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默默地散发着光和热。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