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hbju-2016-00050 | 发布机构: | 环保局 |
| 生效日期: | 2016-10-10 | 废止日期: |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通知公告 |
环保局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环县城区二道沟桥梁及沟道整治工程等2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序号 | 环评文件名称 | 建设单位 | 环评单位 |
主要建设内容 | 关键的环境影响因素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 |
1 | 环县城区二道沟桥梁及沟道整治工程 | 环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甘肃宜洁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桥梁工程和沟道整治工程等内容。建设规模为:本项目在沟道与环江大道交叉处K0+332.988段修建一座桥梁,桥梁宽为60m,跨径为16m。在沟道与滨河南路交叉处K0+816.607段修建一座桥梁,桥梁宽30m,跨径为16m。本项目沟道起点接G211国道现状涵洞,终点至滨河南路,沟道全长856.224m,宽度为20m,其中K0+000~K0+140m段采用片石混凝土护砌结构,K0+140~K0+856.224m段采用片石混凝土护砌结构与拱形骨架结合的复式断面。本项目沟道为在规划中的曲子路北侧沿线20m处重新开挖一条沟道,而不是对原有二道沟的整治。 | 施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废水可回收综合利用或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等环节,不外排。(2)施工期每天洒水4~5次;施工现场设置2m高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的扩散范围;对堆积的土方用滞尘网及时覆盖;提高车辆运输的利用效率。(3)建设单位应尽量选用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运输车辆应尽可能减少鸣笛。(4)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拉运至城建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填埋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处置;施工期开挖沟道产生的土方边挖边运。(5)尽量进行降噪处理,有效的减轻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施工期尽量安排在玉米收割后进行,减少对农作物的影响;施工单位应避免在雨季施工,建议施工单位将沟道开挖产生的土方及时拉运。 运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1)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雨水冲刷路面和二道沟上游山体产生的径流,经道路明渠流入二道沟,最终排入环江。(2)严格车管制度;加强对道路的养护;定期洒水和路面清扫;加强周边绿化。(3)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在城区内禁止鸣笛,减速慢行;在沟道两侧设置绿化隔离带。(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定时清扫,定时收集;统一垃圾堆放点,统一处理。 |
2 | 环县城区南环路大桥新建工程 | 环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宁夏特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本项目为城市桥梁,为跨越环江而设置,连通滨河南路与西山片区,东接南环路,西至规划运煤专线(先接至现有上山小路),桥梁全长140m,桥梁宽度l.5m(人行道)+7m(车行道)+l.5m(人行道)=l0m。两侧衔接道路共长60m,其中东引道长40m,西引道长20m。 工程内容包括:桥梁、连接段道路、交通、照明、排水等附属设施组成。 | (1)地表水环境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①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采取钢围堰施工的方式,桥基施工中废渣、岩浆和淤泥能够及时清理至最近的废渣场处理,防止对周边水体造成影响。桥梁施工中应严禁机械油料和废油直接进入水体,废弃机械油料和废油需回收后进行处理,遗漏在土壤的机械油料和废油需回收处理。加强施工期污废水处理措施,污废水经隔栅、隔油、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排入附近水源保护区。环江及集雨范围之内禁止排污和弃渣。加强文明施工,禁止施工人员进入水体中进行游泳等一切污染环江水质的行为。现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旱厕进行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水体。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等)应远离地面水,并设置排水沟和渗水坑,以防意外溢出污染地面水。在修建排水工程时,应建造临时绕行渠道以便继续使用灌溉渠和排水沟。应加强桥面及路面的排水设计,对路面径流进行收集及处理。②工程承包合同中应明确筑路材料(如沥青等)的运输过程中防止洒漏条款,堆放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以免随雨水冲入水体,造成地表水污染。综合施工场应设置雨棚,避免筑路材料被雨水冲刷流失。综合施工场应设置雨棚,避免筑路材料被雨水冲刷流失。③施工废水不得直接排放,本工程拟对生产废水采用自然沉淀法进行处理,在施工路段设置简单平流式自然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由沉淀池收集,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全部循环回用,以有效控制施工废水超标排放造成当地的水质污染。施工过程中贯彻“一水多用、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的原则,尽量减少废水的排放量。④设备、机械及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依托环县现有的维修厂,不设置专门的保养点。车辆冲洗废水经场内污水排水沟收集后进入隔油、沉淀处理后全部循环回用。在施工场地及机械维修场所设平流式沉淀池、含油污水由沉淀池收集,经沉淀、隔油处理后,油类等其它污染物浓度减小,全部回用于工程,避免随意排放,施工结束后将沉淀池覆土掩埋。拟建工程施工期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项目区市政污水管网。在施工场地四周设立截水沟。 营运期:工程自身不会产生废水,营运期对地表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雨水冲刷洒落路面的少量尘土、油污及垃圾引起,在道路两侧均设有雨水口,雨水通过雨水管收集后最终排入梅溪河,对地表水影响较小。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TSP,但时间是短暂的。采用施工现场定期洒水,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按规章装卸、运输,车辆必须密闭运输,出施工场地前必须清洗等措施,可以减轻其影响程度。 营运期: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在公路两侧,特别是敏感点附近多植树、种草。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又可美化环境和改善公路沿线景观。加强交通管理,防止因车辆堵塞、怠速而增大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禁止尾气超标车辆上路行驶。采用密闭运输,减少路面破损,减少路面施工。加强道路清洁、冲洗,减少路面扬尘。 (3)声环境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机械设备在施工场界周围100m范围内的噪声值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规定的噪声排放限值。若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衡量,其可能影响的范围昼间在150m外,夜间达300m外。可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施工机械及采取移动声屏障等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交通噪声治理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主要措施交通管理、规划管理以及工程措施等。如:①全路段禁止鸣笛。全路段限速。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经常养护路面,保证拟建公路的良好路况。②从道路源头开始,采用新型材料等措施,使道路两侧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结合当地生态建设规划,加强拟建项目范围内可绿化地段的绿化工作。对路堤边坡、排水沟边等进行统一的绿化工程设计,使之形成立体屏障,加强对交通噪声的阻隔、吸收作用。树种为常绿阔叶林。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本工程以借方为主,产生的弃渣由汽车运至临时弃渣场堆放,最终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洒、不飞扬;运输必须限制在规定时段内进行,按指定路段行驶。 营运期: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于汽车装载货物的撒落物和汽车轮胎携带的泥沙,道路清洁人员应注意及时清扫及道路洒水,撒落物及泥沙统一收集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进行处置,避免雨水冲刷后污染水体,故营运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大。 |
公示期限:2016年10月10日—2016年10月14日(5个工作日) |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