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gwx-2021-00017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01-1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产业发展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耿湾乡:特色农业展新姿
近年来,耿湾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以农村产业链为主,积极发展西葫芦、葵花、黄花等特色农业产业助农增收。
走进耿湾乡四合原村,紫色的荞麦、金黄的向日葵、圆鼓鼓的西葫芦等农作物交错分布、生机盎然。村民陈九文正在挨个翻晒西葫芦。
为什么要翻这个?
环县耿湾乡四合原村村民 陈九文:“翻的原因就是,靠地这一面还怕坏了,今年这一阶段雨水比较多,害怕坏。这就是西葫芦,这主要就是取瓜里面的籽,这个籽第一可以吃,再就是有药用价值、有美颜效果。(这个籽一斤可以能卖多少钱?) 我们订单一公斤是11元,根据这两年的考察,最低在13至14元,好一点的地在1000元以上,差一点的地也能赚1000元。”
陈九文介绍的这种西葫芦剥出的白瓜籽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用途广、价值高,且耐旱耐寒、生长周期短,适宜四合原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当时怎么想起来选择这个品种进行种植?
环县耿湾乡四合原村村民 陈九文:“一个是政府的推广,第二是经过考察,感觉到这个效益好一点。今年试种了80亩,带动周边一共就是200亩左右。今年种的比较少些,估计明年人就种的多了。”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收入,已被当地老百姓普遍认同。四合原村的敬文明去年尝试种植了10亩葵花,通过环县金地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客商上门收购,收入了一万多元。唱到甜头的他今年又种了15亩。
听说这个葵花浑身上下都是宝?
环县耿湾乡四合原村村民 敬文明:“这个根也能卖钱,全部都能卖钱,人要是勤快,挖下来葵花籽卖掉,然后根、杆、花头都有人来收。今年这个葵花涨势也好,像我这地亩产就是400斤左右,像葵花籽一斤最低保底3.5元,这一亩地都过1200元了,这还是最低价、保底价。一亩地卖上1000元,都卖15000元了,所以种这个葵花最划得来。”
环县耿湾乡四合原村党支部书记 张智广:“四合原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比较高,气候比较干旱,昼夜温差也比较大,基于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我们通过考察,选定了黄花菜、葵花、西葫芦等特色的农作物进行种植,这一特色农作物相对于传统农作物来说,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较少,收益比较大,同时我们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订单种植、保价收购解决农民销售难的最后一步,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
目前在耿湾乡,和敬文明、陈九文一样发展特色农业的农户达到了4415户,种植西葫芦、葵花、黄花等特色农作物5660亩,户均增收8400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