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gaj-2024-00009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9-1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预算决算 |
环县看守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环县看守所始建于1981年,新建于2004年,建筑面积1833平方米,设计押量200人,在用监室11间,被评定为二级看守所;环县看守所隶属于环县公安局,属于副科级单位,截止2023年底,环县看守所共由民辅警45人,其中公务员民警6人,事业编民警7人,事业编干部12名,工人7人,辅警9人,医院派驻医护人员4人。
(二)部门管理制度
环县看守所按照《公安部看守所执法细则》和通过查验法法律文书、核对身份证件、健康检查等相的收押流程,依法做好新入所人员收押管理等工作;所内严格依照《环县公安局财务装备管理制度(试行)》对财务、资产、采购、合同等进行管理。
(三)部门预算资金
2023年收入决算总计为242.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56.4万元,事业收入0.00万元,其他收入14.2万元,经营收入0.00万元;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0.00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71.5万元。当年财政拨款收入占比64.6%。基本支出系保障我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在押在拘人员给养费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维修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2023年本年支出总计为233.94万元,其中,年末结转资金4.12万元。
二、部门目标
(一)部门中长期目标
做好在押人员日常管理与安全保障工作,确保监所安全事故率为零,提高在押人员对本所管理工作满意度,达到实施在押人员管理教育和服务并重。
(二)部门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1、按规定配备看守所警力,保证安全管理和勤务运行的基本需要
2、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严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制度落实的督促、检查、考评;
3大力推进看守所勤务模式改革,健全勤务制度,使勤务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手段更加主动有效、组织更加协调有序、运行更加实时高效;
4、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在押人员死亡问题,建立完善发现、报告、救治、处置等工作流程,坚决杜绝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因病死亡;
5、对患有严重疾病、依法不适宜继续蜀的,要向案件主管机关书面建议变更强制措施,案件主管机关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
6、对于按照法律规定留所执行刑罚的罪犯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应当及时办理暂予监外执行;
7、建立健全“牢头狱霸”防范和打击处理机制,坚决铲除“牢头狱霸”
8、建立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刑满释放工作与相关单位的衔接机制;
9、牢固树立保障人权理念,切实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
10、保证在押人员伙食等给养费用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供给,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
11、严格单位预算执行和管理,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三)部门职能及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的规定,看守所是押依法被遗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机关。看守所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法律对被押的人犯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对人犯进行教育;管理人犯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看守所监管人犯,坚持严密警戒看管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依法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和文明管理,保障人犯的合法权益。
(四)部门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2023年共收押352人次,出所347人(其中投送监狱 162人、刑满释放54人,取保候审105人,监视居住20人,其他6人)。接待办理提讯、提押1110人次,律师会见305人次,家属会见278人次。依法对被监管人员教育谈话4211次,依法加戴械具23人次。建立健康档案339份,所内巡诊895人次,出所就医58人次。
(五)部门年度绩效目标
1、做好在押人员日常管理与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了监所安全事故率为零。
2、集体警示教育2次,开展学习交流研讨1次,谈心谈话不少于30人次,撰写心得体会不少于30篇。
3、开展安全大检查不少于20次。
4、防暴恐应急演练2次,防火灾应急演练2次。
三、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目的
强化单位责任意识,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评价对象与范围
看守所基本工作职能履行情况及部门年度绩效目标
(三)评价依据
中央、省、市、县相关政策文件:
1.《预算法》;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
3.《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甘发〔2018〕32号);
4.《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
5.《关于开展2023年度部门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庆市财绩〔2024〕11号);
6.《环县财政局关于印发《环县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六个管理办法和工作规程的通知》(环财发〔2021〕102号)
7.相关项目及专项资金审计、监督检查结论等,用于反映被评价单位项目实施与预算执行的规范情况。
(四)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评价过程严格执行规定的流程步骤,做到指标合理、标准科学、方法适当、结果可信。
(2)绩效相关。评价内容清晰反映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项目支出和绩效之间的对应关系。
(3)激励约束。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改进管理、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2.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方法坚持简便有效合理原则,评价组根据项目实际,科学选取综合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较法)与公众评判法(专家评价法、抽样调查法、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过程中实现全面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差别性、定量和定性有机结合。
(五)绩效评价指数体系
根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关于开展2023年度部门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庆市财绩〔2024〕11号) 《环县财政局关于印发《环县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六个管理办法和工作规程的通知》(环财发〔2021〕102号)等文件规定,结合项目特点,设置了四个一级指标(决策、过程、产出和效益),10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如下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权重 |
决策 | 项目决策过程 | 立项依据充分性 | 3 |
立项程序规范性 | 3 | ||
绩效目标 | 绩效目标合理性 | 4 | |
绩效指标明确性 | 2 | ||
资金投入 | 预算编制科学性 | 4 | |
过程 | 资金管理 | 资金到位率 | 6 |
预算执行率 | 6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5 | ||
组织管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4 | |
制度执行有效性 | 8 | ||
质量可控性 | 4 | ||
问题整改 | 3 | ||
产出 | 时效 | 完成及时率 | 6 |
成本 | 成本节约率 | 6 | |
质量 | 质量合格率 | 6 | |
数量 | 实际完成率 | 6 | |
效益 | 项目效益 | 经济效益 | 6 |
社会效益 | 6 | ||
可持续影响 | 6 | ||
满意度 | 6 |
(六)评价人员组成
现场分为四个小组同时开展评审,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小组:咸志刚(组长)、李登博、王启星;
第二小组:张发鹏(组长)、郭占荣、田婷婷;
各小组分别同时开展本次重点绩效评价的现场工作,分任务负责部分绩效评价内容,对资金执行与财务收支方面、业务管理与职能履行方面及重点项目方面的绩效评价工作,辅助做好资料收集工作、部门访谈工作等具体评价工作开展;并对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进行解答,做好本次评价期间对被评价单位的绩效业务解答指导与培训工作。
四、评价结论及分析
评价组结合实际了解到的部门及项目情况,严格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标准及评分规则,经综合评定,本次绩效评价得分为:96.89分。
根据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文件,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等级为:优。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赋分 | 扣分 | 得分 |
决策 | 项目决策过程 | 6.00 | 6.00 | |
绩效目标 | 6.00 | 6.00 | ||
资金投入 | 4.00 | 4.00 | ||
过程 | 资金管理 | 17.00 | 0.11 | 16.89 |
组织管理 | 19.00 | 3 | 16 | |
产出 | 时效 | 6.00 | 6.00 | |
成本 | 6.00 | 6.00 | ||
质量 | 6.00 | 6.00 | ||
数量 | 6.00 | 6.00 | ||
效益 | 项目效益 | 24.00 | 24 | |
合计 | 100.00 | 3.11 | 96.89 |
总体而言,该项目符合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要求;项目前期手续完备,组织管理制度较为齐全,项目建设组织管理较规范。本次绩效评价中发现,项目存在未建立长效管护制度的问题。
五、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本次绩效评价总计扣分3.11分,评价得分96.89分,具体评价得分原因如下:
(一)决策情况分析
赋分16.00分,扣0.00分,评价得分16.00分。
主要从项目立项依据充分性、立项程序规范性、项目符合性、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等方面复核落实情况。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权重 | 扣分 | 得分 |
项目决策过程 | 立项依据充分性 | 3.00 | 3.00 | |
立项程序规范性 | 3.00 | 3.00 | ||
绩效目标 | 绩效目标合理性 | 4.00 | 4.00 | |
绩效指标明确性 | 2.00 | 2.00 | ||
资金投入 | 预算编制科学性 | 4.00 | 4.00 |
立项依据充,立项程序规范,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预算编制科学,该项目不扣分。
(二)过程方面分析
赋分36.00分,扣3.11分,评价得分32.89分。
主要从资金到位率、预算执行率、 资金使用合规性、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度执行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方面复核落实情况。具体如下: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权重 | 扣分 | 得分 |
资金管理 | 资金到位率 | 6.00 | 6.00 | |
预算执行率 | 6.00 | 0.11 | 5.89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5.00 | 5.00 | ||
组织管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4.00 | 1 | 3.00 |
制度执行有效性 | 8.00 | 2 | 6.00 | |
质量可控性 | 4.00 | 4.00 | ||
问题整改 | 3.00 | 3.00 |
1、预算执行率
赋分6分,扣分0.07分,得分5.93分。
本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42.1万元,实际支出资金238.06万元。
预算执行率98.3%=238.06/242.1,根据评分标准计算,评分5.89分=6分*98.3%,扣除0.11分。
综上,该指标评分5.89分。
2、管理制度健全性
赋分4分,扣分1分,得分3分。
环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公文收发和档案管理制度》等。未建立《项目长效管护制度》,综合分析,扣0.5分。
综上,该指标评分3分。
3、制度执行有效性
赋分8分,扣分2分,得分6分
评价组对项目单位的会计凭证及后附附件、合同、招投标情况、验收资料、公示情况、档案管理等资料进行审阅,各项工作基本按照实施方案及制度要求有序进行,项目制度执行基本有效;项目合同书、验收资料等资料齐全并及时归档;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均落实到位。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对涉及范围内的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据调查,群众反映项目建成后缺乏对配套设施使用的技术指导,综合分析扣2分。
综上,该指标评分6分。
(三)产出方面分析
赋分24.00分,扣0.00分,评价得分24.00分。
主要从完成及时性、 建设成本、 项目质量等方面复核落实情况。具体如下: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权重 | 扣分 | 得分 |
时效 | 完成及时率 | 6.00 | 6.00 | |
成本 | 成本节约率 | 6.00 | 6.00 | |
质量 | 质量合格率 | 6.00 | 6.00 | |
数量 | 实际完成率 | 6.00 | 6.00 |
完成及时率 、成本节约率、 质量合格率 、实际完成率 ,该项目不扣分。
(四)效益方面分析
赋分24.00分,扣0分,得分24分。
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等方面复核落实情况。具体如下: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权重 | 扣分 | 得分 |
项目效益 | 经济效益 | 6.00 | 0 | 6 |
社会效益 | 6.00 | 0 | 6 | |
可持续影响 | 6.00 | 0 | 6 | |
满意度 | 6.00 | 0 | 6 |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该项目不扣分。
六、项目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收押流程,依法做好在押人员入所管理工作。符合收押条件的应收尽收,我所按照《公安部看守所执法细则》和通过查验法法律文书、核对身份证件、健康检查等相的收押流程,依法做好新入所人员收押管理等工作;没有发生拒收符合收押条件的情况,做到了应收尽收。
(二)做好在押人员日常管理与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了监所安全事故率为零。(1) 严格按照《看守所执法细则》与相关的监管制度并结合我所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在押人员的管理,所有在押人员的思想比较稳定,为监所安全打下的坚实基础。
(2)加强医疗管理,目前我所与地方医院合作,按要求配齐相应的常规卫生医疗设备和常规药品,合作医院协调安排专业医护人员驻所守值,负责在押人员所内日常巡诊工作,常见疾病简易处置,对每个在押人员都建立了个人病历档案,大大地提高被监管人员健康医疗保障水平。
(三)按要求配置押送警力、落实押送制度,全年安全投送罪犯至监狱多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四)强队伍建设,组织民辅警学习党史及相关制度,民辅警牢固树立了“监所无小事”的安全管理观念,不断强化了民辅警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进一步端正了民辅警的执法理念、规范了民辅警的执法行为、维护了监所安全稳定,确保了监所安全文明目标的实现。
(五)在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监所封闭的情况下,依托于网络视频设备,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严格落实收押提讯提解制度,很好地保障了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年未出现安全事故。
(六)为提高在押人员对本所管理工作满意度,我所实施在押人员管理教育和服务并重的方法,在押人员生活保障严格按公安部和财政部门制定的食物量标准和经费开支标准保障,全年在押人员给养费全部用于在押人员伙食费、衣被费、医疗费、公杂费开支,没有挪用和克扣。
七、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因物价上涨及疫情期间收押收据标准变化导致支出增大,为保障看守所工作的正常运转,资金存在一定的缺口。
2、我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存在不会评的,同时没有绩效评价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导致绩效工作有所久缺,今后,我单位将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提升绩效评价工作水平。建议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培训,提升绩效评价人员能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