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fgj-2021-00004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02-0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建议提案办理 |
关于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点产业扶持力度议案的答复
各位代表:
环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交我局办理的提案“关于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点产业扶持力度的议案(第5号)”。交办会议之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办理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一)加大后续产业扶持力度。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实行差异化扶持,逐点逐户建立后续产业台账,确保稳定脱贫。一方面,因户分类带动。依托肉羊产业发展,按照“四类分类法”和“331+”扶贫模式,精准发力,扶持带动。对2784户一、二类贫困户采取“配股分红+自主发展”模式扶持,每户按1万元扶贫资金配股到县内龙头企业,每年固定分红1000元;对1351户三、四类贫困户,采取2万元到户资金全部入股、合作社统一经营模式,每年固定分红4500元至5000元。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扶持。根据安置点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对在乡镇街道、中心村安置的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建办扶贫车间等方式,确保搬迁贫困群众有事做、有收入、能脱贫;对在县城富润小康嘉园安置的群众,配套新建14层“双创大厦”1幢,引进山东诺威服装加工企业入驻办厂,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同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协调县内大型建筑工地、超市、宾馆、酒店、电商、快递等用工单位,实现了每个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二)加强动态跟踪服务管理。以安置点为单位,建立了到户产业就业帮扶台账,对搬迁群众产业和就业落实情况每半月进行一次调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搬迁群众劳动力和就业情况底数,建立动态跟踪服务台账,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劳务输转工作,加强对搬迁群众就业务工的动态跟踪服务。目前,搬迁安置的4135户建档立卡户中已落实产业扶持4134户,整户死亡1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3814户全部有一人及以上就业,无劳动能力且符合兜底的60户全部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有组织输转9次31人;15个扶贫车间复产复工71人;东西部劳务协作转移就业216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925人(市域内)。
(三)大力争取后续扶持资金。共争取后续扶持资金1900万元,其中:第三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切块人口较多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产业扶持资金下达1100万元,分别用于秦团庄乡新集子村安置点种草养羊示范区建设项目345.96万元;八珠乡八珠塬村安置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0万元;罗山川乡大树塬村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项目160万元;富润小康嘉园安置点“扶贫车间”建设项目394.04万元;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后续扶持资金下达800万元,用于富润小康嘉园安置点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住院楼改造项目。目前,已全部支付到位。
二、存在问题
项目全面建成后,结余资金量较少。
三、下一步打算
2020年8月3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信贷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通知〉的通知》(甘农发银发〔2020〕105号),加大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合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的信贷支持力度,从2020年起,5年内省分行要实现对全省搬迁贫困人口超过800人的大中型集中安置区后续扶持贷款投放覆盖比例不低于50%,用于支持搬迁安置区产业发展、开展消费扶贫促进安置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我已完成项目谋划申报工作,确保到2025年底实现“能发展、可致富”。
环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8月14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